13220737222
蔬菜有機基質穴盤育苗技術規程
發布時間:6/27/2023 8:25:12 PM 445人看過 字號:大 中 小
項目 基質 |
PH值 |
EC值 |
有機質 (%) |
全N (%) |
全P205 (%) |
全K2O (%) |
速效N (ppm) |
速效P (ppm) |
速效K (ppm) |
甘藍類 |
7.03 |
3.4 |
39.6 |
1.84 |
0.46 |
2.06 |
194 |
201 |
8133 |
普通類 |
7.06 |
3.27 |
40.6 |
1.81 |
0.45 |
2.05 |
171 |
197 |
8139 |
表2 基質的物理性狀指標
容重(g/cm3) |
總孔隙(%) |
大孔隙(%) |
小孔隙(%) |
0.35 |
66.5 |
19.9 |
46.9 |
7.3 基質用量
每m3育苗基質,分裝72孔穴盤200盤,育苗1.44萬株;分裝128孔穴盤260盤,育苗3.3萬株。
7.4 基質裝盤
7.4.1 基質預濕
調節基質含水量至35%~40%,即用手緊握基質,可成形但不形成水滴。堆置2 h~3 h使基質充分吸足水。
7.4.2 裝盤
將預濕好的基質裝入穴盤中,穴面用刮板從穴盤的一方刮向另一方,使每個孔穴都裝滿基質,裝盤后各個格室應能清晰可見。
8 播種
8.1 種子質量
符合GB 16715.3-1999中二級以上要求。
8.2 種子處理
將種子放入50℃~60℃的溫水中,不斷攪拌種子20 min~30 min,然后根據不同作物種子的要求,在25℃~30℃溫水中浸泡4 h~8 h,除去秕籽和雜質,用清水將種子上的粘液洗凈,待種子風干后播種。
8.3 播種方法
8.3.1 手工播種
8.3.1.1 壓穴:將裝滿基質的穴盤按兩個一排整齊排放在苗床上,根據穴盤的規格制作壓穴“木釘板”,木釘圓柱形,直徑0.8 cm~1 cm,高0.6 cm。用“木釘板”在穴盤上壓穴,穴深0.5 cm。
8.3.1.2播種:每穴播種一粒種子,播種深度0.5 cm~1 cm。多播種1~2盤備用苗,用作補缺。
8.3.2 機械播種
用手動播種機播種,將裝滿基質的穴盤平放在播種機的臺面上,用播種機壓穴、播種。
8.4 蓋種、澆水
播種后,再覆蓋一層基質,多余基質用刮板刮去,使基質與穴盤格室相平。種子蓋好后噴透水,以穴盤底孔剛滲出水滴為宜,以后進行催芽。
9 催芽
9.1催芽溫度
白天保持25℃~30℃,夜間保持20℃~25℃。
9.2催芽方法
9.2.1催芽室催芽
育苗盤可錯開垂直碼放在隔板上,覆蓋一層白色地膜保濕,并經常向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。等種子60%拱土時挪出。
9.2.2苗床催芽
育苗盤整齊排放在苗床上,蓋一層白色地膜保濕,當種芽伸出時,及時揭去地膜。
10 苗期管理
10.1水分
秧苗生長期,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,不需控水。噴水量和噴水次數視育苗季節和秧苗大小而定,原則上掌握在穴面基質未發白時即應補充水分,不可等到穴面基質干枯結痂再澆水,每次要噴勻噴透。成苗后,在起苗移栽前一天澆一次透水。
10.2溫度
不同蔬菜幼苗期溫度管理標準見3。棚室溫度管理,夏秋育苗去掉大棚圍裙膜,保留棚頂膜,晴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,棚頂蓋遮陽網降溫。冬春育苗采用“二膜一簾”,可安裝地熱線加溫。
表3 幼苗期溫度管理標準
蔬菜種類 |
白天(℃) |
夜晚(℃) |
茄子 |
25~28 |
18~21 |
辣(甜)椒 |
25~28 |
18~21 |
番茄 |
20~23 |
15~18 |
黃瓜 |
25~28 |
15~16 |
甘藍 |
18~22 |
12~16 |
青花菜 |
18~22 |
12~16 |
抱子甘藍 |
18~22 |
12~16 |
蘆筍 |
25~30 |
18~21 |
大白菜 |
18~22 |
12~16 |
甜玉米 |
25~28 |
18~20 |
西甜瓜 |
25~28 |
17~20 |
西葫蘆 |
20~23 |
15~18 |
西瓜 |
25~30 |
18~21 |
生菜 |
15~22 |
12~16 |
芹菜 |
18~24 |
15~18 |
10.3光照
盡可能增加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,夏秋育苗,出苗前棚膜上覆蓋遮陽網以降溫,出苗后晴天每天下午三時后和陰雨天要揭去遮陽網。冬春育苗,小棚上的草簾要早揭晚蓋,在陰雨天也應揭開,增加棚內光照。也可配以農用熒光燈、生物效應燈、弧光燈等補充光照。
10.4 補苗
在兩片子葉展開時,及時用備用苗移苗補缺,保證每穴一苗。
11 商品苗標準
11.1 成苗標準
主要蔬菜商品苗成苗標準和育苗期見表4。
表4 蔬菜商品苗成苗標準和苗齡
蔬菜種類 |
穴盤類型(孔) |
苗齡(天) |
成苗標準(葉片數) |
春黃瓜 |
72 |
20~25 |
2~3 |
伏秋黃瓜 |
72 |
12~15 |
2~3 |
甜瓜 |
72 |
30~35 |
3~4 |
春辣椒 |
72 |
60~70 |
8~9 |
夏辣椒 |
72 |
25~30 |
6~7 |
春茄子 |
50 |
60~70 |
6~7 |
秋茄子 |
72 |
25~30 |
4~5 |
春番茄 |
72 |
35~40 |
4~5 |
夏秋番茄 |
72 |
20~25 |
4~5 |
蘆筍 |
128 |
40~45 |
3~5(分蘗數) |
花菜 |
128 |
25~30 |
5~6 |
結球甘藍 |
128 |
25~30 |
5~6 |
抱子甘藍 |
128 |
25~30 |
5~6 |
大白菜 |
128 |
15~20 |
3~4 |
西芹菜 |
128 |
50~55 |
5~6 |
生菜 |
128 |
35~40 |
4~5 |
11.2 感觀標準
莖桿粗壯、子葉完整、葉色亮綠、生長旺盛,根系將基質緊緊纏繞、形成完整根坨,無黃葉,無病蟲害。
12 病蟲害防治
12.1防治原則
按照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針,堅持“農業防治、物理防治為主,化學防治為輔”的無害化控制原則。藥劑防治應嚴格按照GB 4285、GB/T 8321規定執行。
12.2 主要病蟲害
12.2.1 主要病害
猝倒病、立枯病、早疫病、病毒病、炭疽病、霜霉病、枯萎病、黑斑病、黑腐病。
12.2.2 主要蟲害
小菜蛾、菜青蟲、夜蛾類、地老虎、蚜蟲、螨蟲、粉虱、跳甲、菜螟、黃守瓜、種蠅、斑潛蠅。
12.3防治方法
12.3.1病害防治方法
12.3.1.1播前消毒措施
播種前做好種子、穴盤和育苗床消毒工作,預防猝倒病、立枯病等土傳病害,以及由種子帶毒傳播的病害。主要措施如下:
a) 種子消毒
用溫湯浸種法(見8.2)
b) 穴盤消毒
將清洗干凈的穴盤放置在密閉的房間,按每平方米34g硫磺粉+8g鋸末用量,點燃熏蒸,密閉一晝夜。
c) 苗床消毒
噴5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~2次。
12.3.1.2播后病害防治方法
12.3.1.2.1 番茄早疫病
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600倍液、或50%速克靈1500倍液。
12.3.1.2.2 病毒病
1.5%植病靈1000倍液、或20%病毒A500倍液、或病毒K1200倍、或抗病威800倍液。
12.3.1.2.3 黃瓜、白菜、辣椒炭疽病
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、或50%炭疽福美500倍液。
12.3.1.2.4 霜霉病
58%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或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。
12.3.1.2.5 瓜類、豆類枯萎病
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進行灌根。
12.3.1.2.6 白菜黑斑病
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或58%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。
12.3.1.2.7 白菜黑腐病
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、或77%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倍液。
12.3.2 蟲害防治方法
12.3.2.1 物理防治方法
12.3.2.1.1 防蟲網覆蓋,封閉式管理。
12.3.2.1.2 黃板誘蚜、誘粉虱和種蠅、斑潛蠅等成蟲。
12.3.2.2 化學防治方法
12.3.2.2.1 小菜蛾、青蟲、夜蛾類、地老虎
10%高效氯氰3000倍液、或青蟲靈(BT)500倍液、農地樂2000倍液、5%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、1.8%阿維菌素2000倍液。
12.3.2.2.2 蚜蟲、粉虱
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
12.3.2.2.3 跳甲、菜螟、黃守瓜
90%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、或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、或80%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、或2.5%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。